神南产业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机加车间,焊工一班班长司西民盯着眼前飞速运转的设备,看着扁铁在三个滚筒间听话地弯出标准弧度,不禁感慨:“以前俩人干一天才完成30个,现在这‘小家伙’一上,240个就轻松拿下,真是省劲儿!”他口中的“小家伙”,正是车间制作的“便捷式可移动三辊卷板机”。
大型设备“水土不服”,传统操作陷入困境。过去加工液压支架防护网卡箍,全靠车间里的大型三辊卷板机加工制作。但大型设备灵活度不足,整根扁铁圈圆后得人工分割调整,反复加工才能达标,耗时又费力。更麻烦的是小型防护网卡箍,因尺寸太小,大型设备“有劲使不出”,只能靠工人手工敲打成型,不仅效率低,还常因力度不均导致尺寸偏差,返工成了家常便饭。“那会儿加工3300件得耗110天,大家手上磨出茧子,进度还是跟不上。”白世锋的话道出了昔日的窘境。
“迷你专家”精准出击,小设备藏着大智慧。车间技术团队以“小型化、高适配、易操作”为核心,在大型卷板机原理基础上做“减法”与“加法”。三辊采用高强度圆钢加工,经特殊热处理后硬度倍增,圈弧时稳如磐石;电机加装速度调节装置,薄厚扁铁都能按需调速,避免过冲或成型不足;快拆支撑结构实现工件“秒取”,加工完成后轻轻一拆,工件就能轻松取出,省去了传统设备繁琐的取料步骤;尺寸显示装置精准导航,工人按扁铁厚度输入参数,三辊间距自动调整,误差控制在毫米级。“安全细节也没落下。”技术员补充道:“加装的皮带防护罩,让高速运转的部件藏起来,操作时心里更踏实。”
效率成本“双减负”,小投入实现大效益。自从这台“移动卷板专家”上岗,车间生产效率像按下了“加速键”。每天2人作业量从30件跃升至240件,效率提升8倍;全年加工3300件,工期从110天压缩到14天,人工成本从15万元直降为2万元,年节约超13万元。更重要的是,过去依赖人工的小型防护网卡箍,现在能通过设备精准加工,尺寸一致性大幅提升,返工率几乎归零。“以前手工圈弧胳膊酸,现在设备一转就成型,废品率降了,我们干活也舒心!”操作工人的话道出了实实在在的变化。
从“笨办法”到“巧创新”,便捷式可移动三辊卷板机的应用,是机加车间以创新破解生产瓶颈的生动缩影。虽然没有复杂的构造,却精准对接生产需求,用实实在在的效益诠释着“创新源于实践,价值归于生产”的真谛。(供稿:史念宇)